案例信息 - 详情
创新“+支部”模式 激活内生动力 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双向深度融合
案例类型:围绕中心   | 浏览次数:806


案例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为引领,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探索创新“+支部”党支部设置模式,不断激活党支部内生动力,真正让基层党委强起来、党支部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实现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将党建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是施行“大师+支部”模式。结合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任务导向,充分发挥党员专家在党支部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传承艰苦创业的优良校风、许党报国的红色基因,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电子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刘永坦院士坚持以“科学兴邦、技术强国”的家国情怀感染每一名党员,引领团队坚持自主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复合材料研究所党支部在党员专家杜善义院士带领下,落实“双培养”要求,培育出包括2位院士在内的长江、杰青、万人领军等30余名党员高端人才,持续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中贡献哈工大力量。

二是施行“团队+支部”模式。结合学校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组建攻关团队的实际,坚持党管人才、团队聚才,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实现头雁引领带动群雁齐飞。国家杰青、“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黄志伟教授所在党支部,坚持“以才聚才”,他从哈佛大学来到哈工大工作后,又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10多位学者,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在艾滋病病毒结构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方面贡献了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而黄志伟教授的故事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由新华社刊发,引起广泛关注。

三是施行“项目+支部”模式。结合学校多年来承担大量航天国防科研项目的传统,持续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着力依托重大项目建支部,让党旗在实验室、试验场和工程一线高高飘扬。卫星技术研究所党支部多年来坚持在发射现场等项目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成功发射国内第一颗高校自主研制的小卫星,后又成功发射10次共20颗卫星。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成立创新工场党支部,积极探索多学科融合下的党支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科技创新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2颗卫星,先后参与研制8颗卫星,把党支部打造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堡垒。

四是施行“师生+支部”模式。结合学校坚持政治引领和教书育人并重的育人思路,创新在教研室、研究所设置师生联合党支部,实现师生党建工作一起推进、支部活动一起参加、教学科研一起进行。化工学院特种化学电源研究所师生联合党支部入选全国首批党建“双创”样板支部。计算学部师生联合党支部把“三会一课”与课题攻关融合推进,每周组织2次“微党课”,用党的组织形式和先进思想提升各方面科研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相关经验在黑龙江省高校党支部“三推两强”工程中展示推广。

五是施行“榜样+支部”模式。结合学校“精神引领 典型引路”的思政传统,充分发挥党员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支部“群星闪耀”的效应。以优秀少数民族党员为引领,建立汉、藏、维等多民族师生组成的联合党支部,动员组织近百名党员志愿者从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等各方面“一对一”帮扶少数民族学生,推动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相关经验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机电学院学雷锋小组党支部学雷锋小组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示范课堂”30期,辐射学生党支部52个,学生党员1500多人次。


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好党的组织体系这座大厦,要让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让党支部强起来。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是团结全体党员、服务师生员工的重要抓手,是高校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工作、履行重要职能的基础单元。为积极适应高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学科设置、办学形式的新变化新需求,切实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哈工大党委按照围绕中心、互联互通、精准施策的理念思路,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社团组织等设置教师党支部或师生联合党支部,实施“+支部”党支部设置模式创新,有效破解了党支部提升组织力时代性、针对性不强等瓶颈问题,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扎实促进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双向深度融合。该做法对机关党支部建设模式创新,实现“抓两头带中间”,加强联建共建、分类指导等方式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创新亮点
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党支部建设,重在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提升质量,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哈尔滨工业大学坚持在党支部设置模式上不断创新,传承和发展“把支部建在连上”的革命经验,打破将党支部建设在单位、部门上的传统做法,创新出“大师+支部”“团队+支部”“项目+支部”“师生+支部”“榜样+支部”等新型党支部设置模式,形成了具有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性的党支部设置经验。随着这种创新模式的不断拓展,学校党支部活力显著增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提升,一个个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党支部真正建设成了能够引领保证中心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打造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成果成效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让党旗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阵地上高高飘扬,实行“+支部”设置模式创新,围绕中心工作合理调整党支部设置模式,让党支部成为“主心骨”,党员争当“主人翁”。在这种经验的指导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党支部活力显著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凸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为学校组织体系建设和各级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学校各基层党委积极推进“+支部”模式创新,1个基层党委在今年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个基层党委、4个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双创”“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相关经验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7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019年全国部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Copyright © 2023 中共深圳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升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微信:18620166680